宿遷老兵高明利:為國作戰 不曾膽怯
2023年10月24日08:32 來源: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
每一位志愿軍老兵的親身經歷,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。泗洪縣抗美援朝老兵高明利,雖已八十九歲高齡,但當初踏上戰場時的所見所聞,老人依然記憶猶新。
在泗洪縣天星花園小區,老人高明利取出保存完好的紀念章,打開了那段塵封已久的回憶。高明利出生于泗洪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,1949年,15歲的高明利報名參加解放軍。同年10月,高明利跟隨部隊從南京出發,踏上了進軍大西南的征程。
抗美援朝老兵高明利說:“一路沿著河,朝上去三峽那地方,在水上走船走得又慢,兩邊就有土匪朝著船上打槍,我們船有兩個小孩子,跟我差不多大,大人占一艘,我們兩個人算一艘?!?/P>
解放大西南的戰役勝利結束后,高明利被調到當時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當通訊員。1953年,朝鮮戰場傳來征兵的消息,高明利主動報名,并和戰士們連夜坐上了開往朝鮮的火車。
抗美援朝老兵高明利說:“那時候已經19歲了,年輕人看到抗美援朝,這個朝鮮怎么打仗,年輕人的心就動了,當時好幾個人在那一個單位里面,后來都去了?!?/P>
高明利當時被分配做一名炮兵,一到朝鮮,映入眼簾的是遍地等待維修的坦克和汽車,城市里彌漫著硝煙,連天空都是灰色的。不僅如此,朝鮮戰場山路崎嶇,在山路上行車容易坡滑,需要格外小心,高明利一根手指的關節就曾在行車途中被碾碎了。
抗美援朝老兵高明利說:“我看著車子上不去的時候,我就趕快跳下來,我看這車子換檔的時候朝后退,我就趕快把三角木托從車子里面塞進去,塞進以后他車子一換個檔上去了,我給木托拿回來追車時一看,我這手指頭怎么沒有了呢?!?/P>
高明利回憶,抵達朝鮮后,前方已經進入了談判階段,但是所有的戰士都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。1953年7月27日,《朝鮮停戰協定》簽訂。雖然戰爭結束,但高明利所在的部隊沒有立刻離開朝鮮,在鞏固防守的同時,幫助朝鮮人民建設新家園。
抗美援朝老兵高明利說:“都自己弄土坯,把這個房子用木頭架子都弄好了以后,就用土坯慢慢給砌上去?!?/P>
之后的幾年里,高明利在部隊的統一安排下,在志愿軍曾經戰斗過的戰壕里訓練。在朝鮮駐防的歲月里,高明利每天都認真完成各項任務,從不懈怠,因為訓練成績優異,還獲得了三等功。1957年,高明利跟隨部隊離開朝鮮的時候,來送別的朝鮮群眾把火車站擠得人山人海,送紀念品、送打糕,高喊“志愿軍同志再見”。
抗美援朝老兵高明利說:“你對他很好,他對你也很好,跟中國老百姓一樣,整個一家人,在一起很親切?!?/P>
復員回鄉后,高明利在當地的水利局工作,直至退休。如今,高明利在家鄉安享晚年,子女事業有成、兒孫繞膝。